"功亏一篑"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事情快要成功的时候却因为一点小小的失误或疏忽而前功尽弃,最终未能如愿。其中,“功”指的是功劳或成绩,“亏”意为损失或不足,“篑”是指盛土的竹筐。
在古代筑墙的过程中,当墙体即将完成时,如果最后一筐土没有加上去,那么整面墙就会功败垂成。因此,“功亏一篑”比喻事情接近成功时因小失大,未能达到最终目的。这个成语告诫人们做事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尤其在最后关头更要保持警惕,以免功败垂成。
例如,在体育比赛中,运动员可能在比赛的最后几秒出现失误,导致之前的努力白费;或者是在科研项目中,研究者可能因为实验的最后一步操作不当,导致整个研究结果无法得到认可。这些都可以说是“功亏一篑”的典型例子。
总之,“功亏一篑”提醒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始有终,不可因一时的松懈而让之前的付出付诸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