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五类水指标】根据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地表水按照功能和污染程度被划分为五类,分别对应不同的水质标准。不同类别地表水适用于不同的用途,如饮用水源、渔业用水、农业灌溉等。以下是对地表水五类水指标的总结与对比。
一、地表水五类水分类及主要用途
水质类别 | 功能用途 | 适用范围 |
I类 | 饮用水源保护区、国家自然保护区 | 适用于源头水、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 |
II类 | 饮用水源保护区、鱼虾产卵场、洄游通道 | 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类越冬场 |
III类 | 农业用水、一般工业用水 | 适用于农业灌溉、一般工业用水、游泳区等 |
IV类 | 工业用水、景观用水 | 适用于工业用水、景观用水、娱乐用水等 |
V类 | 一般景观用水、农业灌溉 | 适用于农业灌溉、景观用水等,但不能作为饮用水源 |
二、地表水五类水指标对照表
以下为各水质类别中主要污染物的限值标准(单位:mg/L,pH除外):
指标名称 | I类 | II类 | III类 | IV类 | V类 |
pH值 | 6~9 | 6~9 | 6~9 | 6~9 | 6~9 |
溶解氧(DO) | ≥9.0 | ≥6.0 | ≥5.0 | ≥3.0 | ≥2.0 |
高锰酸盐指数 | ≤2.0 | ≤4.0 | ≤6.0 | ≤10.0 | ≤15.0 |
化学需氧量(COD) | ≤15 | ≤20 | ≤30 | ≤40 | ≤50 |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 ≤3.0 | ≤4.0 | ≤6.0 | ≤10.0 | ≤15.0 |
氨氮(NH3-N) | ≤0.15 | ≤0.5 | ≤1.0 | ≤1.5 | ≤2.0 |
总磷(TP) | ≤0.02 | ≤0.1 | ≤0.2 | ≤0.3 | ≤0.4 |
总氮(TN) | ≤0.2 | ≤0.5 | ≤1.0 | ≤1.5 | ≤2.0 |
石油类 | ≤0.05 | ≤0.05 | ≤0.1 | ≤0.5 | ≤1.0 |
悬浮物(SS) | ≤10 | ≤20 | ≤30 | ≤50 | ≤70 |
大肠菌群(个/L) | ≤3 | ≤100 | ≤200 | ≤1000 | ≤2000 |
三、总结
地表水五类水指标是衡量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依据,也是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的基础。不同类别水体对污染物的承受能力不同,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用途选择合适的水源,并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和治理。
通过对水质指标的定期监测与分析,可以有效评估水环境质量,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公众也应增强环保意识,共同维护良好的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