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克绍箕裘怎么解释】“克绍箕裘”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原意是说,技艺高超的工匠,其子弟会从小学习制作父辈的器具。后来,“克绍箕裘”被用来形容继承父业或前辈的事业,强调的是对先人的继承与发扬。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礼记·学记》 |
字面意思 | 克:能够;绍:继承;箕:用柳条编的盛物器具;裘:皮衣。 |
引申义 | 指继承父辈的事业或技艺,延续家族传统。 |
感情色彩 | 中性或褒义(表示继承和传承) |
使用场合 | 多用于书面语,常用于描述子女继承父母职业或技艺 |
近义词 | 继承家业、承前启后、薪火相传 |
反义词 | 背离祖业、另起炉灶、弃旧图新 |
二、成语用法示例
1. 他自幼跟随父亲学习中医,如今已能独立行医,可谓克绍箕裘。
2. 这个老字号店铺,几代人坚守传统,克绍箕裘,至今仍受人尊敬。
3. 在艺术领域,克绍箕裘的现象很常见,许多艺术家都继承了家族的艺术传统。
三、总结
“克绍箕裘”不仅是一个关于继承的成语,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象征。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族延续与技艺传承的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虽然职业选择更加多元,但“克绍箕裘”的精神依然值得尊重和学习。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含义及用法,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汉语文化的深厚底蕴,也能在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