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牡丹真国色原文及译文】“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赏牡丹》中的名句,表达了对牡丹花的赞美之情。牡丹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富贵、高雅的象征,被誉为“花中之王”。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原文、译文以及相关背景的总结。
一、原文及译文总结
内容 | 说明 |
原文 |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
出处 | 唐代诗人刘禹锡《赏牡丹》 |
字面意思 | 只有牡丹才真正具有国家的风采,当它盛开的时候,整个京城都会为之震动。 |
深层含义 | 赞美牡丹的高贵与美丽,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牡丹的喜爱和推崇。 |
文化意义 | 牡丹象征富贵、繁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花卉之一。 |
二、诗句解析
“唯有牡丹真国色”一句,强调了牡丹在众多花卉中的独特地位。“国色”指的是国家的风采或极致的美貌,用来形容牡丹的艳丽与尊贵。而“花开时节动京城”则描绘了牡丹盛开时的盛况,不仅吸引了无数观赏者,也让整个京城为之沸腾。
这句诗不仅展现了牡丹的美丽,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花卉文化的重视。在唐代,赏花成为一种风尚,牡丹更是备受追捧,成为贵族与文人墨客喜爱的对象。
三、相关背景知识
- 作者简介: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以诗歌见长,风格清新自然。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牡丹盛行时期,诗人通过对牡丹的赞美,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 艺术特色: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唐代咏物诗的代表作之一。
四、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赏牡丹》 |
作者 | 刘禹锡 |
出处 | 唐代 |
名句 |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
主题 | 赞美牡丹的美丽与高贵 |
文化象征 | 富贵、繁荣、国色天香 |
语言风格 | 简洁明快,富有感染力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唯有牡丹真国色”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古人对美的追求与对生活的热爱。如今,牡丹依然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喜爱,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