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砂糖国家标准】白砂糖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原料,其质量与安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为了规范白砂糖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国家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标准,以确保产品的品质稳定和安全性。本文将对《白砂糖国家标准》进行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关键内容。
一、标准概述
《白砂糖国家标准》(标准号:GB 317-2018)是中国国家标准中针对白砂糖产品质量的重要文件,适用于以甘蔗或甜菜为原料制成的白砂糖产品。该标准对白砂糖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卫生指标及包装标签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旨在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二、主要
1. 感官要求
白砂糖应具有洁白的晶体外观,无肉眼可见的杂质,无异味,口感纯正。
2. 理化指标
包括含糖量、水分、还原糖、色值、氯化物、硫酸盐等,均需符合国家规定的限值。
3. 卫生指标
对微生物指标如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等有明确要求,确保产品卫生安全。
4. 包装与标识
要求产品包装应清晰标注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许可证编号等信息,便于消费者识别和追溯。
5.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以甘蔗或甜菜为原料生产的白砂糖,包括精制白砂糖和普通白砂糖。
三、关键指标对比表
指标项目 | 标准要求 | 备注 |
含糖量 | ≥99.9% | 以干基计 |
水分含量 | ≤0.1% | 以干基计 |
还原糖 | ≤0.05% | 以干基计 |
色值 | ≤20 IU | 以10%溶液测定 |
氯化物(以Cl⁻计) | ≤0.002% | 以干基计 |
硫酸盐(以SO₄²⁻计) | ≤0.005% | 以干基计 |
菌落总数 | ≤1000 CFU/g | 食品级要求 |
大肠菌群 | 不得检出 | 食品级要求 |
致病菌 | 不得检出 | 食品级要求 |
四、结语
白砂糖国家标准的实施,不仅为生产企业提供了明确的质量控制依据,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可靠的产品安全保障。随着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提升,相关标准也将不断完善,以适应市场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确保产品质量,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