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言而肥的意思解释】“食言而肥”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原意是指说话不算数,事后反而因失信而得到好处,从而显得自己“肥”了,即占了便宜。后来这个成语多用来讽刺那些不守信用、言而无信的人,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也带有自嘲的意味。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食言而肥 |
出处 | 《左传·哀公二十五年》 |
原意 | 不守承诺,事后却因失信而获得利益 |
现代用法 | 讽刺人言而无信、失信后反而获利 |
情感色彩 | 贬义 |
使用场景 | 批评他人或自我反省时使用 |
二、成语详解
“食言”指的是违背诺言、没有履行自己的话;“肥”则是比喻因为失言而获得好处,仿佛“变胖”一样。古人认为,一个人如果言而无信,不仅会失去他人的信任,还可能因此获得不当的利益,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的。
例如:某人答应帮朋友办事,结果中途反悔,朋友因此受到损失,而他自己却从中得到了好处,这就是“食言而肥”的典型表现。
三、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食言而肥”的关系 |
言而无信 | 说话不算数 | 相关,但更强调“失信”本身 |
朝令夕改 | 政策反复无常 | 类似,但侧重政策变化 |
一诺千金 | 信守承诺 | 对比,“食言而肥”是其反面 |
自食其果 | 因自身行为而承受后果 | 与“食言而肥”有相似之处,但强调因果报应 |
四、现实应用与反思
在现代社会中,“食言而肥”现象屡见不鲜。无论是商业合作中的违约,还是个人之间的承诺失守,都可能带来短期利益,但长期来看,这种行为会严重损害信誉,影响人际关系和事业发展。
因此,做人做事应以诚信为本,避免因一时之利而丧失长远的信任基础。
结语:
“食言而肥”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对失信行为的批评。它提醒我们,言行一致、信守承诺,才是立身处世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