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例诗歌常用典故一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典故的运用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涵,也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许多诗人常借助历史事件、神话传说或名人故事来表达情感、寄托理想或讽刺现实。掌握这些常见的典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深意。以下是对40个诗歌中常见典故的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常见典故总结
1. 青鸟:象征传递信息的信使,出自《山海经》,常用于表达思念。
2. 鸿雁:象征书信,古代有“鸿雁传书”之说。
3. 红豆:象征相思,源自王维诗句“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4. 桃李:比喻学生或人才,如“桃李满天下”。
5. 东篱:指隐士居所,出自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6. 兰舟:指木船,常用于送别诗中。
7. 锦瑟:象征美好年华,出自李商隐《锦瑟》。
8. 玉楼:神仙居所,常用于描绘仙境。
9. 蓬莱:传说中的仙山,象征理想境地。
10. 金乌:太阳的代称,出自神话。
11. 桂树:象征高洁,如“月中有桂树”。
12. 孤鸿:象征孤独,常用于抒发离愁。
13. 青衿:学子的代称,出自《诗经》。
14. 白露:象征秋日凄凉,常用于写景抒情。
15. 落霞:象征晚景之美,出自王勃《滕王阁序》。
16. 长亭:送别之地,常用于离别诗。
17. 柳枝:象征离别,因“柳”与“留”谐音。
18. 杜宇:即杜鹃鸟,象征哀怨。
19. 鹧鸪:象征旅途艰辛或乡愁。
20. 鲲鹏:象征远大志向,出自庄子《逍遥游》。
21. 鲈鱼:象征思乡之情,出自张翰典故。
22. 剑气:象征豪情壮志,如“剑气如虹”。
23. 寒梅:象征坚韧不屈,如“梅花香自苦寒来”。
24. 松柏:象征坚贞不屈,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5. 竹林:象征清高脱俗,如“竹林七贤”。
26. 鹤影:象征高洁,常用于隐逸题材。
27. 烟波:象征朦胧意境,如“烟波江上使人愁”。
28. 浮云:象征漂泊不定或世事无常。
29. 苍梧:传说中舜帝葬地,象征悲怆。
30. 瑶池:西王母的居所,象征仙境。
31. 蓬山:神话中的仙山,象征遥远或不可及。
32. 青娥:美女的代称,如“青娥素女”。
33. 金樽:酒杯的美称,常用于饮酒诗。
34. 紫气:象征祥瑞,如“紫气东来”。
35. 龙吟:象征雄浑之声,如“龙吟虎啸”。
36. 凤鸣:象征吉祥或才德出众。
37. 风尘:象征乱世或漂泊生活。
38. 江湖:象征自由或隐逸生活。
39. 归鸿:象征归乡或重逢。
40. 春水:象征生机或离别之情。
二、40例诗歌常用典故一览表
序号 | 典故名称 | 含义/象征 | 出处/代表诗句 |
1 | 青鸟 | 信使 | 《山海经》 |
2 | 鸿雁 | 书信 | “鸿雁传书” |
3 | 红豆 | 相思 | 王维《相思》 |
4 | 桃李 | 学生/人才 | “桃李满天下” |
5 | 东篱 | 隐士居所 | 陶渊明《饮酒》 |
6 | 兰舟 | 木船 | 《楚辞》 |
7 | 锦瑟 | 美好年华 | 李商隐《锦瑟》 |
8 | 玉楼 | 仙境 | 《史记》 |
9 | 蓬莱 | 仙山 | 《列子》 |
10 | 金乌 | 太阳 | 神话 |
11 | 桂树 | 高洁 | 《淮南子》 |
12 | 孤鸿 | 孤独 | 《诗经》 |
13 | 青衿 | 学子 | 《诗经》 |
14 | 白露 | 秋日凄凉 | 杜甫《秋兴》 |
15 | 落霞 | 晚景之美 | 王勃《滕王阁序》 |
16 | 长亭 | 送别 | 古代送别地 |
17 | 柳枝 | 离别 | “柳”与“留”谐音 |
18 | 杜宇 | 哀怨 | 杜鹃鸟 |
19 | 鹧鸪 | 乡愁 | 《菩萨蛮》 |
20 | 鲲鹏 | 远大志向 | 庄子《逍遥游》 |
21 | 鲈鱼 | 思乡 | 张翰《思吴江》 |
22 | 剑气 | 豪情 | 《侠客行》 |
23 | 寒梅 | 坚韧 | 陆游《卜算子》 |
24 | 松柏 | 坚贞 | 《论语》 |
25 | 竹林 | 清高 | 竹林七贤 |
26 | 鹤影 | 高洁 | 《诗经》 |
27 | 烟波 | 朦胧意境 | 崔颢《黄鹤楼》 |
28 | 浮云 | 世事无常 | 李白《将进酒》 |
29 | 苍梧 | 悲怆 | 《史记》 |
30 | 瑶池 | 仙境 | 《穆天子传》 |
31 | 蓬山 | 远方 | 李商隐《无题》 |
32 | 青娥 | 美女 | 《楚辞》 |
33 | 金樽 | 酒杯 | 李白《将进酒》 |
34 | 紫气 | 祥瑞 | 《史记》 |
35 | 龙吟 | 声势浩大 | 《左传》 |
36 | 凤鸣 | 吉祥 | 《诗经》 |
37 | 风尘 | 漂泊 | 杜甫《旅夜书怀》 |
38 | 江湖 | 自由 | 《庄子》 |
39 | 归鸿 | 重逢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40 | 春水 | 生机/离别 | 李煜《虞美人》 |
通过了解这些常见典故,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同时,这些典故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在学习和欣赏古诗时加以关注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