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梁的词语解释是什么】“绕梁”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词语,常用于形容音乐或声音优美动听、余音不绝。它不仅在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在日常语言中也常被用来赞美音乐的魅力。
一、词语解释总结
词语 | 绕梁 |
拼音 | rào liáng |
词性 | 动词/形容词 |
基本含义 | 形容音乐或声音美妙动听,余音绕梁不绝 |
出处 | 《列子·汤问》:“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
引申义 | 比喻艺术作品感人至深,令人回味无穷 |
使用场景 | 音乐欣赏、文学描写、艺术评论等 |
二、详细解释
“绕梁”一词最早出自《列子·汤问》,讲述的是古代著名歌手韩娥的故事。传说她唱歌时,声音婉转悠扬,余音久久回荡在屋梁之间,三日不绝。后人便用“余音绕梁”来形容歌声或音乐的美妙与持久。
在现代汉语中,“绕梁”常用于描述音乐、朗诵、演讲等声音艺术的表现力。例如:
- “这首古琴曲真是绕梁三日,让人回味无穷。”
- “他的朗诵声情并茂,仿佛余音绕梁。”
此外,“绕梁”也可引申为一种意境,表示某种情感或记忆在心中久久萦绕,难以忘怀。
三、常见搭配与例句
搭配 | 例句 |
余音绕梁 | 这首歌的旋律优美,余音绕梁,令人难忘。 |
绕梁之音 | 他那独特的嗓音,仿佛绕梁之音,令人心醉。 |
绕梁三日 | 演唱会结束后,观众仍沉浸在绕梁三日的余韵中。 |
四、结语
“绕梁”不仅是对音乐艺术的高度赞美,更是一种文化意象的体现。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忆,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极具美感的表达方式之一。无论是诗词、音乐还是日常交流,“绕梁”都以其独特的韵味,持续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