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最初指的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这两个成语,最早来源于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学作品,原本是两种不同风格的音乐曲目。它们后来被用来比喻高雅与通俗的艺术形式,广泛应用于文学、艺术乃至日常交流中。
一、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最初指的是楚国的两首乐曲。其中,“阳春白雪”代表的是高雅、精致的音乐,而“下里巴人”则是通俗、大众化的音乐。这两者在当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来被引申为艺术风格上的分野,分别象征着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
这一说法最早见于《对楚王问》这篇文献,作者是战国时期的宋玉。他在回答楚王的问题时,通过这两种音乐的对比,表达了自己作品虽高雅但不被大众理解的无奈。
二、表格对比
项目 | 阳春白雪 | 下里巴人 |
出处 | 《对楚王问》(战国·宋玉) | 《对楚王问》(战国·宋玉) |
原意 | 高雅、精美的音乐 | 通俗、大众的音乐 |
比喻意义 | 高雅文化、精英艺术 | 大众文化、通俗艺术 |
文化背景 | 楚国宫廷音乐 | 楚国民间音乐 |
用法演变 | 引申为高雅艺术或难懂的作品 | 引申为通俗易懂或大众喜爱的作品 |
现代应用 | 用于形容高端艺术、文学等 | 用于形容大众文化、流行作品 |
三、结语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原始含义,体现了古代社会对艺术层次的区分。虽然它们最初只是音乐类型的划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为文化品位的象征。今天,我们常常用这两个词来表达对艺术作品的理解程度和欣赏层次,也反映出人们对高雅与通俗之间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