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连篇累牍的意思介绍】“连篇累牍”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文章或讲话内容繁多、篇幅冗长,缺乏重点。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书写方式,当时一篇文章写在竹简上,一篇接一篇,一卷接一卷,因此用“连篇累牍”来形容文字过多、重复啰嗦的现象。
该成语多用于批评写作或演讲中内容重复、结构松散、缺乏逻辑性的情况。虽然它有时也用于描述内容丰富,但更多时候带有贬义,强调的是不必要的冗长和低效。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拼音 | 释义 | 出处 | 用法 |
连篇累牍 | lián piān lěi dú | 形容篇幅多而内容重复,缺乏重点 | 《后汉书·王符传》 | 多用于书面语,带贬义 |
二、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冗长乏味、拖泥带水、堆砌成篇 |
反义词 | 简明扼要、言简意赅、条理清晰 |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写作批评 | 他的文章连篇累牍,让人难以抓住重点。 |
演讲评价 | 领导的发言有些连篇累牍,缺乏实际内容。 |
文学评论 | 这部小说情节复杂,语言却显得连篇累牍。 |
四、注意事项
1. 避免滥用:虽然“连篇累牍”可以用来批评冗长的文章,但不应过度使用,以免显得主观。
2. 注意语境:在正式场合中使用时,需确保语境合适,避免造成误解。
3. 搭配得当:通常与“文章”“发言”“叙述”等词搭配使用,单独使用可能不够明确。
五、总结
“连篇累牍”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常用来形容文章或语言内容过多、结构松散、缺乏重点。在现代汉语中,它多用于批评写作或表达中的冗余问题。理解其含义并恰当使用,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