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所见古诗】《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 夜书所见
> 萧萧梧叶送寒声,
> 江上秋风动客情。
> 知有儿童挑促织,
> 夜深篱落一灯明。
这首诗通过描写秋夜的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古诗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一、
《夜书所见》描绘了秋夜江边的静谧与凄凉,诗人通过听到落叶的声音、感受到秋风的凉意,引发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诗中还描写了孩子们在深夜里捉蟋蟀的情景,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二、诗歌分析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作者 | 叶绍翁(南宋诗人) |
体裁 | 七言绝句 |
写作背景 | 秋夜独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
主题思想 | 表达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
意象分析 | - “萧萧梧叶”:秋风落叶,象征季节变化和离别 - “江上秋风”:渲染孤寂氛围 - “儿童挑促织”:表现童趣与生活气息 - “夜深篱落一灯明”:对比诗人孤独的心境 |
艺术特色 | - 语言简练,画面感强 - 情感含蓄,寓意深远 -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
诗歌结构 | 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人,由景入情,层层递进 |
三、赏析要点
- 借景抒情:诗人通过对秋夜景色的描写,传达出内心的情感波动。
- 对比手法:诗中“儿童挑促织”的热闹与诗人“夜深篱落一灯明”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表达。
- 生活气息:诗中提到的“挑促织”是古代儿童常见的游戏,增添了生活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四、结语
《夜书所见》虽短,却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它不仅是一首描写秋夜的诗,更是一首寄托思乡情怀的作品,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