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兵潢池故事来源是什么】“弄兵潢池”是一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小人物或无名之辈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甚至改变局势。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历史典故,源自东汉时期的一段真实事件。
一、
“弄兵潢池”最早出自《后汉书·王符传》,讲述的是一个名叫“潢池”的小吏,在朝廷中因一次偶然的机会,成功地揭发了权臣的不法行为,从而改变了朝局。虽然他原本只是一个小官,但因其机智和勇敢,最终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也成为了历史上一段传奇。
这个成语后来被引申为:即使身处低微,也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甚至影响大局。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弄兵潢池 |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 原意 | 指小人物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 |
| 故事背景 | 东汉时期,一名叫“潢池”的小吏因揭发权臣而得到重用 |
| 人物 | 潢池(小吏)、权臣、皇帝 |
| 典故意义 | 小人物亦可成就大事,关键时刻决定成败 |
| 现代引申义 | 表示平凡人也有不凡作为,不可轻视 |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赞扬普通人或小人物在关键时刻的贡献 |
三、结语
“弄兵潢池”虽源于古代,但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无论出身如何,只要有机会,就有可能成为改变命运的关键人物。这也是一种对努力与机遇并存的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