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第二段感情变化】《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其中“第二段”主要描写琵琶女的身世和演奏技艺。这一段不仅展现了琵琶女高超的技艺,也通过她的经历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从最初的欣赏、同情,到后来的共鸣与感伤,感情经历了明显的变化。
一、
在《琵琶行》第二段中,诗人通过对琵琶女弹奏技艺的细致描写,引出了她的人生遭遇。起初,诗人被琵琶声所吸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欣赏之情;随着琵琶女的自述,诗人逐渐感受到她的不幸与凄凉,产生强烈的同情;最后,诗人由琵琶女的遭遇联想到自身,引发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由外向内层层深入,情绪由轻快转向沉郁。
二、感情变化表
| 情感阶段 | 描写内容 | 情感表现 | 情感变化原因 |
| 初识琵琶 |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 兴趣、欣赏 | 琵琶声优美动人,引发诗人注意 |
| 听琴入神 |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 沉醉、感动 | 琵琶声变化多端,富有层次感 |
| 琵琶女自述 |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 同情、怜惜 | 琵琶女出身名门,如今沦落天涯 |
| 联想到己 |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 感伤、共鸣 | 诗人与琵琶女命运相似,引发共情 |
| 情绪升华 |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深沉、哀婉 | 两人皆为失意之人,情感达到高潮 |
三、结语
《琵琶行》第二段的情感变化,体现了白居易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刻的人文关怀。他不仅记录了琵琶女的技艺与遭遇,更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境遇的感悟。这种由外及内的感情递进,使诗歌更具感染力,也更贴近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