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杂诗其十一赏析】杜甫的《秦州杂诗》是他在流寓秦州(今甘肃天水)期间所作的一组诗,共20首,内容多描写边地风光、战乱后的社会状况以及诗人内心的忧思。其中第十一首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边塞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一、诗歌原文
> 秦州杂诗其十一
> 西戎负固非天意,
> 北狄穷兵岂国计?
> 战马不归沙碛路,
> 儿童犹唱大刀头。
二、诗歌赏析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比“西戎”与“北狄”的行为,揭示了边疆战事不断的原因,并借“儿童犹唱大刀头”这一细节,暗示战争已深入民间,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语言凝练,情感沉郁,体现了杜甫一贯的现实主义风格。
三、内容分析表
| 项目 | 内容 |
| 作者 | 杜甫 |
| 诗题 | 秦州杂诗其十一 |
| 创作背景 | 杜甫在秦州期间,目睹边地战乱与民生疾苦 |
| 主旨 | 揭示边疆战事频繁的原因,表达对和平的渴望 |
| 语言风格 | 简洁凝练,富有力量感 |
| 表现手法 | 对比、象征、借景抒情 |
| 关键词 | 西戎、北狄、战马、儿童、大刀头 |
| 情感基调 | 忧国忧民,沉郁悲凉 |
| 艺术特色 | 以小见大,情景交融 |
四、结语
《秦州杂诗其十一》虽篇幅短小,但内涵丰富,语言精炼,情感深沉。它不仅反映了唐代边疆战事的残酷,也展现了杜甫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通过对自然与人世的观察,杜甫将个人情感与家国命运紧密结合,使这首诗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