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古诗全文】《沁园春》是词牌名,最早见于唐代,后成为宋词中极具代表性的词调之一。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当属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但“沁园春”这一词牌本身并非仅限于某一首作品,历代文人也创作了多首以“沁园春”为题的诗词。
一、
“沁园春”作为词牌名,因其结构严谨、韵律优美,被广泛用于古典诗词创作。不同作者根据自身情感和意境,赋予该词牌不同的内容与风格。例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气势磅礴,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革命豪情;而其他如《沁园春·长沙》等作品,则更多地展现了个人情怀与时代背景。
本文将列举几首经典的“沁园春”古诗,并对其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词牌的特点与历史价值。
二、表格展示:经典“沁园春”古诗全文及简介
| 词名 | 作者 | 全文内容 | 简介 |
| 沁园春·雪 | 毛泽东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本词写于1936年,描绘了北国雪景,借古讽今,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理想。 |
| 沁园春·长沙 | 毛泽东 |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 此词写于1925年,回忆青年时代的革命经历,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未来革命的信心。语言激昂,富有感染力。 |
| 沁园春·梦 | 韩偓 | 梦觉灯残帐外雨,空庭月落花飞。 闲愁无处着,独坐夜深时。 柳丝轻拂罗衣冷,玉镜斜窥翠黛低。 梦里相逢,犹似旧时,不语含羞,却把心事说与谁? | 本词描写梦境中的离别之苦,情感细腻,意境幽远,体现了晚唐词人的婉约风格。 |
| 沁园春·登楼 | 赵鼎 | 万里江涛,千峰云树,孤城独倚。 想故国、风烟惨淡,草木萧疏。 回首中原,烽火连天,泪湿衣襟。 叹英雄、功业未就,空余恨。 凭栏处,望尽天涯路,归心如箭。 | 此词写于南宋时期,表达对中原沦陷的悲愤与对家国命运的忧虑,情感沉郁,气势恢宏。 |
三、结语
“沁园春”作为一种传统词牌,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从毛泽东的豪迈之作,到韩偓的婉约小调,再到赵鼎的忧国情怀,每一首“沁园春”都反映了作者的时代背景与个人情感。通过阅读这些作品,不仅可以感受到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也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