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食者鄙出处于哪里】“肉食者鄙出处于哪里”这句话,源自中国古代经典《左传》,是《曹刿论战》中的一句著名语句。原文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那些吃肉的人(即贵族、官员)见识浅薄,缺乏深远的考虑。这句话常被用来批评统治阶层的短视和无能。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这句话的出处与含义,以下是对该问题的总结与分析:
一、
“肉食者鄙”出自《左传·庄公十年》中的《曹刿论战》篇。故事讲述的是鲁国在面对齐国进攻时,曹刿向鲁庄公提出建议,强调“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并指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意思是说,掌握权力的人(肉食者)往往目光短浅,无法做出长远的决策。
“肉食者”原本指吃肉的贵族或官员,因为古代普通百姓生活贫苦,难以经常吃肉,只有贵族才能享受这种待遇。“鄙”意为浅陋、见识短浅。因此,“肉食者鄙”常用来讽刺当权者缺乏远见。
“出处于哪里”指的是这句话的来源,即它出自哪一部古籍、哪一篇文章。根据文献记载,“肉食者鄙”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具体为《曹刿论战》一节。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句子 | 肉食者鄙 |
| 出处 | 《左传·庄公十年》之《曹刿论战》 |
| 原文 |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 含义 | 指掌握权力的人见识浅薄,缺乏远见 |
| “肉食者”解释 | 指吃肉的贵族或官员,象征特权阶层 |
| “鄙”解释 | 浅陋、见识短浅 |
| 使用场景 | 批评当权者短视、无能 |
| 文化影响 | 成为后世常用成语,用于讽刺官僚主义 |
三、结语
“肉食者鄙”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权力阶层的一种批判态度。通过了解这句话的出处和含义,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古文的深意,也能从中获得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在现代社会中,虽然“肉食者”的身份已发生变化,但“见识短浅、缺乏远见”的现象依然存在,值得我们警惕与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