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优选问答 >

陈太丘与友期

2025-09-22 13:01:50

问题描述:

陈太丘与友期,快急死了,求给个正确答案!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2 13:01:50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是出自《世说新语·方正》的一则短文,讲述的是东汉时期陈寔(字仲弓)与其友人约定同行,但友人未按时到达,陈寔因此不等而先走。后来友人赶到,陈寔之子陈纪(字元方)以礼相待,但对父亲的失信表示不满,表现出年少有礼、明辨是非的性格。

这篇文章虽短,却蕴含了深刻的做人道理,包括守信、礼貌、尊重他人以及面对长辈时应有的态度。

一、

项目 内容
出处 《世说新语·方正》
作者 刘义庆(南朝宋)
主要人物 陈太丘(陈寔)、友人、陈元方(陈纪)
故事背景 陈太丘与友人约定同行,友人迟到,陈太丘先行
事件发展 友人到后,陈元方责问父亲失约,表现礼貌与智慧
主题思想 守信、尊重他人、讲究礼仪、明辨是非

二、文章分析

1. 守信的重要性

陈太丘与友人约定时间,但友人未能按时赴约,陈太丘选择先行,体现出对时间的尊重和对自身承诺的坚守。这说明一个人应当言出必行,即使对方迟到,也不应无故等待。

2. 陈元方的机智与礼貌

当友人到达后,陈元方并未直接责怪父亲,而是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来指出友人的失信,并进一步指出“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显示出他年纪虽小,却懂得用理服人,既维护了父亲的尊严,又不失礼节。

3. 对“信”与“礼”的强调

整个故事围绕“信”与“礼”展开,反映出当时社会对诚信和礼仪的高度重视。这也符合《世说新语》整体风格,即通过简短的故事传达深刻的人生哲理。

三、启示与现实意义

- 做人要讲信用: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守信是一种基本的道德准则。

- 遇事要冷静应对:面对长辈或权威,应保持理智,避免情绪化反应。

- 从小培养礼仪意识:陈元方的行为说明,良好的教育和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四、结语

《陈太丘与友期》虽然篇幅不长,但寓意深远。它不仅是一则历史故事,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古人对于诚信与礼仪的高度重视。在现代社会,这种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