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至名归意思】“实至名归”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因为真正具备某种能力、成就或品质,从而获得相应的荣誉、称号或认可。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名副其实”,即实际的成就与所获得的名声相匹配。
在日常生活中,“实至名归”常用于评价某人或某事的成就和评价之间的关系。例如,一位科学家因长期研究并取得重大成果,最终获得诺贝尔奖,可以说他是“实至名归”。
一、实至名归的意思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实至名归 |
拼音 | shí zhì míng guī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实至名归,德昭于世。” |
含义 | 因实际成就而获得应有的名声或荣誉 |
用法 | 多用于赞美或评价他人或事物的成就与声誉相符 |
近义词 | 名副其实、众望所归 |
反义词 | 名不副实、虚有其表 |
二、实至名归的使用场景
1. 表彰成就:如对科研人员、艺术家、运动员等的肯定。
2. 评价人物:如评价一个领导者的管理能力与口碑相符。
3. 书籍、电影等作品:如一部作品因内容优秀而获奖,可称其为“实至名归”。
三、常见误用与注意点
- 避免滥用:不能随意用于没有实质成就的人或事上,否则会显得不真诚。
- 注意语境:适用于正式或半正式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 区分“实至名归”与“名不副实”:前者强调“名实相符”,后者则相反。
四、实例分析
例子 | 解析 |
张教授因多年研究人工智能,最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可谓“实至名归”。 | 表明张教授的成就与其获得的荣誉一致。 |
这部电影虽然票房不高,但口碑极佳,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 强调作品的质量得到认可,而非商业成功。 |
五、结语
“实至名归”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更是一种价值判断。它提醒我们,真正的荣誉来自于实实在在的努力和成就,而不是表面的光环或炒作。在评价他人或自己时,应注重“名实相符”,才能赢得尊重与认可。